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地方站: 临沂 日照 潍坊 烟台 东营 枣庄 青岛 济南 更多
您的当前位置:山东公务员考试网 >> 时政要闻 >> 每日练习

2022年山东公务员考试每日一练:阅读理解(8.12)

发布:2021-08-12 09:31:04 字号: | | 我要提问我要提问

     2022年山东公务员考暂未启动,省考未动,备考先行根据2021年山东公务员考试时间安排,2022年山东公务员考试报名时间预计为2021年11月中下旬,笔试时间预计为2021年12月下旬。山东公务员考试公共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科。山东公务员考试竞争激烈,行测90题,一共就90分钟答题时间,平均1分钟一道题,这就需要我们在行测答题时提高速度,拔高正确率。为此,山东公务员考试网为考生准备了每日一练,帮助考生寻找题感。山东公务员考试公共笔试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科,考生可根据考试相关科目提早做好复习准备工作。山东公务员考试历年不指定用书,全面备考可结合2022年山东公务员考试教程点击订购)备考。


 

  接下来请练习1-5题!

              题  目



  

  1.

  香港大学近年在内地招生的面试题目为:你对现今高房价有什么看法?怎样看待中医和西医?星巴克进中国会带来什么影响?你怎样看待器官捐赠?如何引导国人接受器官捐赠?甲流感爆发,不少香港孩子们停课回家,但他们的家长却认为要上班不能照顾他们,是否应该出台相应法律政策保障孩子的利益?

  对面试内容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贴近百姓生活,关注社会热点

  B.引领价值取向,彰显人文关怀

  C.敲响教育警钟,引发独立思考

  D.视野宽阔无边,答案丰富多彩

  2.

  这种社会问题多样化的挑战,已经越来越不容忽视。任何不在意和得过且过以及僵化保守的对待方式,都会影响问题的解决,甚至带来新的、更多的问题。近些年一些地区基层党组织的涣散、经济上的无序和损失,社会治安状况不好,腐败问题日益严重,以及“法轮功”等封建沉渣一度得以泛起,都明白无误地说明了这一点。对此应该引起我们各级领导干部的高度注意。

  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将面临更多无法解决的问题

  B.我们应该避免或回避多样化给社会带来的问题

  C.要积极主动地面对新问题,认识问题的复杂性,认真地研究探索,总结出新规律

  D.面对多样化的挑战,我们应加大力度惩治腐败,整顿社会治安,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3.

  在不同的时期,约有7000种植物和几百种动物被人类当作食物。物种的丧失将使食物的多样性减少,使人类仅仅依赖个别几种主要的食物,从而打破人们均衡的饮食结构。此外,随着森林、田野中物种的丧失可能导致某些病原体的增加,而这些病原体是有机体感染疾病的元凶。一些最有可能灭绝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实际上是传染病传播的“缓冲区”,它们在人类受到感染之前,代人类承担了许多疾病的侵袭。

  下列说法与原文不符的是(   )

  A.特有物种能够缓冲传染病的传播

  B.生物多种性的丧失影响人类健康

  C.物种的丧失危及人类食品的安全

  D.物种多样性与疾病感染关系微妙

  4.

  研究人员指出,术语“生物降解”这个词的使用是不规范的。一些生产厂家说。这些产品如果在物理上发生了变化,则是可以生物降解的,它们一旦与其它物质混合,便会自然消失或者可以支持生物的成长。研究人员认为,真正的生物降解物质在需氧条件下可以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在厌氧条件下它们则可以分解成甲烷和二氧化碳。然而,经他们试验的每个产品都不能降解,也不能达到上述标准。

  根据文意,划横线部分的意思是(  )。

  A.“生物降解”不是一个科学术语

  B.“生物降解”这个说法名不符实

  C.“生物降解”在现实中根本不存在

  D.“生物降解”这个术语的运用有语法错误

  5.

  A.庐山就堂而皇之地进入了中国文化史

  B.庐山本来倒是文人的天地

  C.庐山实在是一个鸿儒云集、智能饱和的圣地

  D.庐山便承载了中国文人的孤寂和无奈

             参考答案解析


 


  1.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细节判断的能力。

  由面试题目中的“房价”、“甲流感爆发”问题可知,这些均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也是社会热点问题,故A项理解正确;“器官捐赠”、“中西医”问题则关乎人文关怀,故B项理解正确;这些问题均为开放性话题,并无标准答案,而且内容丰富,故D项理解正确。C项偏离题意,理解不正确。

  故正确答案为C。

  2.答案: C

  解析:

  据提问可知此题是表面主旨题。

  材料首先叙述了现今社会问题的多样化不容忽视,第二句则通过反面论证应该采取积极的态度面对这些问题,接着具体举例说明社会上目前存在的一些共同问题,最后一句表明态度,该怎么做。由此可知C项表述是对文段的正确理解。

  A项“无法解决”的表述过于绝对;B项“多样化给社会带来的问题”是不可能“避免”的,且文段的态度是要积极面对,而非“回避”;D项列出的解决方法只是针对文段提到的部分问题,故均不选。

  故正确答案为C。

  3.答案: C

  解析:

  文段中说的是“物种的丧失将使食物的多样性减少......从而打破人们均衡的饮食结构”。而C选项说的是“危机人类食品的安全”,属于无中生有。因此,本题答案为C选项。

  4.答案: B

  解析:

  由提问方式可知本题为语句理解题。

  由文段可知术语“生物降解”这个词的使用是不规范的。为了说明这句话,下文先介绍了厂家的说法,又谈了研究人员的看法及试验结果。试验表明厂家的宣传与实际情况不符,即名不符实,B项表述正确。

  A项错误,文段并没有否定“生物降解”这个术语的科学性,倒数第二句话还对这类物质的特点作了分析;C项错误,原文也没有否定“生物降解”的现实性,由原文“真正的生物降解物质……”这句话可以推断得出。D选项是无中生有,予以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5.答案: C

  解析:

  文段主要阐述了历代去过庐山的文人,以及他们在庐山的哲学沉思。观察四个选项,D项与文段无关,直接排除;A项把主题从芦山转到了中国文化史,点题效果不如B、C两项;而B、C两项意思相近,与丈段相联系,把周敦颐和朱熹简单的归为文人不甚恰当,C项表述更合适,故本题选C。

行测技巧

点击分享此信息:
RSS Tags
返回网页顶部
http://www.sdgk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1038242号-5
(任何引用或转载本站内容及样式须注明版权)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