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地方站: 临沂 日照 潍坊 烟台 东营 枣庄 青岛 济南 更多
您的当前位置:山东公务员考试网 >> 时政要闻 >> 每日练习

2022年山东公务员考试每日一练:选词填空(7.2)

发布:2021-07-02 10:18:27 字号: | | 我要提问我要提问

     2022年山东公务员考暂未启动,省考未动,备考先行根据2021年山东公务员考试时间安排,2022年山东公务员考试报名时间预计为2021年11月中下旬,笔试时间预计为2021年12月下旬。山东公务员考试公共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科。山东公务员考试竞争激烈,行测90题,一共就90分钟答题时间,平均1分钟一道题,这就需要我们在行测答题时提高速度,拔高正确率。为此,山东公务员考试网为考生准备了每日一练,帮助考生寻找题感。山东公务员考试公共笔试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科,考生可根据考试相关科目提早做好复习准备工作。山东公务员考试历年不指定用书,全面备考可结合2022年山东公务员考试教程点击订购)备考。


 

  接下来请练习1-5题!

              题  目


 

  1.

  创业是在充满不确定性的情况下进行产品或服务创新。新型创新企业还不知道他们的产品应该是什么样的,顾客在哪里。计划和预测只能基于()、稳定的运营历史和相对静止的环境。有时候创业者认为自己的产品会很受欢迎,所以花费巨大精力在各种细小问题上进行(),结果消费者却很残酷地表示他们不需要这个东西。

  依次填入括号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短期 琢磨

  B.长期 打磨

  C.近期 思考

  D.持久 磨练

  2.

  在这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中,中国不可能      。

  填人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是(  )。

  A.特立独行

  B.独善其身

  C.独步天下

  D.孤独求败

  3.

  瑞士的钟表做得非常______,每颗螺丝,每一个齿轮都有非常______的加工程序。

  A.精美 严厉

  B.精致 严密

  C.精细 严格

  D.精巧 严谨

  4.

  3月11日中国公布了外界期待已久的国务院机构改革计划,几大新部委的设置迅速在世界范围内引来多角度的______。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猜忌

  B.揣测

  C.解读

  D.评议

  5.

  中国的县城确实太复杂,塞北尚在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江南已经百花吐艳,草木争辉了。2000多个县星罗棋布,地理位置、资源禀赋、文化传统和老百姓的生活方式都_______ 。

  A.各有千秋

  B.千姿百态

  C.气象万千

  D.千变万化





               参考答案解析


 


  1.答案: B

  解析: 对于新型产品而言,计划和预测应该是基于长期或持久的判断做出的,由此排除A、C两项,第二个空格重点考查搭配范围,磨练比喻人经受磨练或锻炼,一般用于人,不用于产品或问题,排除D。故本题选择B项。

  2.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选择成语填空的能力。

  空格之前的语境与空格构成了条件关系,即“全球性金融危机”情况下,中国必然受到影响,强调“危机”与“中国”的联系性。B项“独善其身”意思为在不好的环境中,只顾保全自己,也有修身养性的意思,综合来看,符合语境,B选项正确。A项“特立独行”意思为不随波逐流,强调个人志行高洁;C项“独步天下”意思为超群出众,无人可比;D项“孤独求败”强调能力卓著,无人能打败,三者均强调个人特性,无法体现中国与环境的联系性,故均不选。

  故正确答案为B。

  3.答案: C

  解析:

  此题考查实词搭配对象的辨析与填空。

  “精美”指精致美好,“精致”是指精巧细致,“精细”为精密细致,“精巧”形容(技术、器物构造)精细巧妙。四个词语之间的区别不大,因此本题的突破口在于第二个括号。“严厉”是指严肃而厉害,“严谨”指严肃谨慎,两者多形容人的态度,不可以用来形容加工程度,因此A、D项排除。“严密”是指仔细,周到,多用来形容计划,与家加工程序搭配不当,予以排除。“严格”形容在执行制度或掌握标准时认真、不放松,填入括号内,符合句义。故正确答案为C。

  4.答案: C

  解析:

  此题考查实词理性意义的辨析与填空。

  “猜忌”指猜疑、嫉妒,怀疑别人对自己不利而心怀不满。“揣测”指对事物的发展及结局的判断和猜想。“解读”指理解、体会。"评议"指商讨、商议,经议论而评定。

  材料中说的是对于国务院机构改革计划中涉及的几大新部委的设置问题,世界各方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对这一问题的理解和看法。“解读”一词与此意思相符,故正确答案为C。

  5.答案: A

  解析:

  此题考查成语填空。

  “气象万千”和“千变万化”与前文的“地理位置”、“资源禀赋”等搭配不当。“各有千秋”比喻各有所长或各有优点;“千姿百态”形容姿态多种多样,强调的是差异性。材料的重点并不是强调多样性,而是说各地由地理、资源、文化及生活方式构成的景象都有各自的特点。故用“各有千秋”更为合适,也只有“各有千秋”能修饰“老百姓的生活方式”。因此正确答案为A。

行测技巧

点击分享此信息:
RSS Tags
返回网页顶部
http://www.sdgk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1038242号-5
(任何引用或转载本站内容及样式须注明版权)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