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地方站: 临沂 日照 潍坊 烟台 东营 枣庄 青岛 济南 更多
您的当前位置:山东公务员考试网 >> 申论资料 >> 热点时评

《半月谈》:伟大的传统 永远的法宝

发布:2011-05-10 00:00:00 字号: | | 我要提问我要提问
  中国共产党90年的历史,就是一部创造、坚持、发扬群众路线的历史。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坚持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都是党的生命线和力量源泉,都是全体党员干部必须高度认同、自觉贯彻的根本工作路线,都是我们各项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

  伟大牺牲和伟大胜利铸就的生命线,在坚持发扬中不断巩固延伸
  “最后一碗米用来做军粮,最后一尺布用来缝军装,最后的老棉被盖在担架上,最后的亲骨肉送到了战场上。”这首出自西柏坡乡亲之口的歌谣,比曹植“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著名诗句更具历史真实、更博大深沉,因而更动人心魄。它忠实地记录了中国人民支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战争甘愿贡献一切、牺牲一切的慷慨悲壮和义无反顾,深情地道出了中国人民与中国共产党牢不可破的血肉联系。
  1934年,毛泽东对国民党在革命根据地周围普遍建筑堡垒作为第五次“围剿”的新军事策略嗤之以鼻:“国民党现在实行他们的堡垒政策,大筑其乌龟壳,以为这是他们的铜墙铁壁。……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怎样才能得到群众的拥护呢?“就得和群众在一起,就得去发动群众的积极性,就得关心群众的痛痒,就得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解决群众的生产和生活问题,盐的问题,米的问题,房子的问题,衣的问题,生小孩子的问题,解决群众的一切问题。”
  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党的领袖、党的领导集体至为关心的,竟是群众的“盐”“米”“房子”“衣”“生小孩子”等看起来鸡毛蒜皮的问题。奇怪吗?一点也不奇怪。一个“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自觉以“解决群众的一切问题”为己任的政党,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
  从“一切为了群众”这个根本前提出发,才能理解中国共产党何以能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何以能拥有无坚不摧的领导力量、组织力量和动员力量,何以能团结和带领人民实现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建立起一个社会主义新中国。人们常说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而历史的选择,归根到底是人民的选择。
  党领导人民夺取全国政权后,特别是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群众路线不仅得到了坚持,而且在坚持中得到了发扬,在发扬中得到了延伸和扩展。不坚持群众路线,就不会有以小岗村为代表的人民首创精神的迸发,人民群众就不会有投身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也就不会有今天的辉煌和明天更大的成就。
  中央领导率先垂范,每逢岁末年初,总要访贫问苦,关心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又总是亲临抗灾抢险第一线。每当大政方针出台之前,或改革发展遇到困难之时,中央领导总是频频到基层调研,问计于民、问政于民、问需于民,紧紧依靠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谋划未来,攻坚克难。为起草、制定好“十二五”规划建议,胡锦涛总书记等中央领导调查研究的足迹遍及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党依靠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战胜了国际金融危机,战胜了一次次突如其来的重大自然灾害。
  党领导下的立法工作不仅越来越关注民生,而且不断刷新开门立法的记录。在新形势下,党积极响应人民群众过上更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不仅致力于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加大社会保障力度,持续不断地改善民生,而且致力于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人民群众表达利益诉求的渠道增多,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不断实现。
  党牢牢把握群众路线这个重要法宝,对背弃这条根本工作路线的人和事保持“零容忍”。党要求所有党员干部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坚决反对各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党对那些严重损害党的形象、损害党群关系的党员干部,无论他资格有多老、功劳有多大,都毫不留情地予以处置。

  避免执政后的最大危险,关键在于加强群众路线教育
  站在建党90周年的时间节点,我们可以自豪地说,群众路线,这个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重要法宝,经由不同历史时期的实践检验,其超越历史局限性的普遍适用性品格已无可置疑,成为党的一个伟大传统。
  尽管如此,党仍然反复强调群众路线的极端重要性,一再指出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这种高度历史自觉,不仅源自党自身的历史,也源自中国古老的历史,源自世界其他政党兴衰史。
  然而,人们不无遗憾地看到,不是所有党员干部都有这种高度历史自觉,群众路线也没有在所有党员干部主观世界中确立不可动摇的地位。一些党员干部说了些“你是替党说话还是替群众说话”等割裂党和群众关系的昏话,一些地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依然盛行,少数地方群体性事件频发造成社会震动,更有少数党员干部个人私欲膨胀堕入了犯罪的深渊。
  种种消极腐败现象,具体原因或有不同,但根子都只有一个,那就是背离群众路线,漠视群众的疾苦,无视群众的利益,违背群众的意愿,甚至把自己的利益凌驾于群众利益之上。不必讳言,在个别党组织和少数党员干部身上,的确存在党中央反复警告的脱离群众的“最大危险”。
  党的群众路线只有在执行中,才能化为广泛的实践;而执行群众路线,首先要解决的是群众观点、群众立场、群众感情的问题。“生在新中国”的党员干部,没有经过革命战争的洗礼,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仿佛只是遥远的历史记忆,而非重大的现实课题。如果对党史不甚了了,那么对党和群众的鱼水关系作为巨大的历史存在,都有可能模糊而不确信。
  在一些人看来,党执政后,人民群众只是“纳税人”,或只是“管理相对人”;一些人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认为自己手中的权力来自上级或竟是私相授受,眼中只有领导,心中没有百姓。如果没有整体的历史观念,就不会懂得党从何而来、群众路线从何而来,也就不会有坚持群众路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因此可以说,严重的问题在于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群众路线教育。
  邓小平有一段话说得很透彻、很精辟:“同资产阶级的政党相反,工人阶级的政党不是把人民群众当作自己的工具,而是自觉地认定自己是人民群众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为完成特定的历史任务的一种工具。”懂得了这段话的含义,就懂得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懂得了党除了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的私利,懂得了党存在的依据,懂得了党的不可替代性。
  加入党组织,意味着对党的一切价值观念的高度认同和自觉实践,更意味着每一名党员特别是党员干部应当与党同呼吸、共命运。哲学家冯友兰认为在道德境界中的人,不论所做何事,皆以服务社会为目的,“他们晓得除‘我’以外,上面还有一个社会,一个全体”,“例如房子中的支‘柱’,是有了房子以后,始有所谓‘柱’,假使没有房子,则柱不成为柱,它只是一件大木料而已”。同理,一名党员干部如果不能从党的整体确立自我的存在,那么他就不具备党所代表的先进性,甚至也丧失了加入一个组织则须对这个组织负责的“道德性”。
  富有感召力、战斗力的队伍,从来不是仅仅建立在数量上,更建立在质量上,建立在严格的组织性和纪律性上,建立在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能不能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能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对于已执政62年的党来说,考验才刚刚开始。

  更高水平地执行群众路线,是全党面临的重大时代课题
  在“公民”理念勃兴、“群众”称谓渐淡的今天,还要不要坚持群众路线?在利益多元、观念多样、思想多变的时代,如何才能更好地坚持群众路线?
  无疑,党和人民群众都在与时俱进,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也在与时俱进。如果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没有变也不能变,那么群众路线就是必须始终坚持和全面贯彻的根本工作路线。从现代政治基本理念来看,执政者行使权力的目的也是为了维护民众的权利。
  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不坚持群众路线是不可想象的。群众工作,本质在于密切党群关系,核心在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如果说在战争年代、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初期,人民群众在利益诉求上还更多地表现为一致性,今天则在一致性上表现出丰富的多样性和变动性。这在客观上增加了群众工作的复杂性和难度,但也反衬出坚持群众路线的必要性,以及更高水平地执行群众路线的迫切性。
  否则,就不能真实了解群众的诉求和意愿,想问题、作决策、做工作就会隔靴搔痒,就没有足够的智慧去协调复杂的利益关系,就不能及时把各种利益冲突化解在萌芽状态。无视、压制群众的诉求,更不能取消矛盾,只会使矛盾累积,使不平之气郁结,为社会的和谐进程制造反方向力。
  有人常说老办法“过时了”“不管用”,不知是否把群众路线也算在内?群众路线管用不管用,当然是实践说了算,但前提是有没有掌握群众路线的精髓,是不是认真用过,确切地说,关键是会不会用。如果不去用或不会用,就宣称“不管用”,不能说是负责任的态度。真正的问题,或许不是群众路线能不能适应时代要求,而是当代党员干部能不能适应群众路线、能不能更高水平地执行群众路线。在今天,群众路线尤其是一块砥砺宗旨、观念和作风的磨刀石。
  值得深思的是,办公手段逐渐现代化了,交通工具早就鸟枪换炮了,党的执政条件改善了,一些党员干部与群众的关系反而疏远了。丰富的资源、先进的手段、便利的设施,可以为贯彻群众路线提供物质支持,却不意味着必然增进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
  无论何时何地,建立在任何物质媒介上的沟通,都无法替代党员干部与人民群众面对面的交流。而一些创新精神指引下联系群众的现代方式,比如网站、网络信箱、热线电话,本可以极大地提高与群众互动的效率,却由于对群众缺乏持续的热情,反成了没有灵魂的躯壳、伤害群众感情的载体。
  坚持群众路线,如果说从前的党员干部主要是基于真实体验之上的自觉,现在则需要更多的制度支持。如果党员干部的成长,只是表现为从学校中来到机关中去,他们的工作只是表现为从文山会海中来到文山会海中去,那么群众及其利益或许就只是一个面目模糊的抽象概念。焦裕禄、沈浩、文建明等党的优秀干部,都是在与基层百姓一起摸爬滚打中赢得群众信任,建立起血肉相连的感情。
  因此,实施大学生村官计划,正是党培养与群众有深厚感情的后备人才的重要路径。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在正式制度层面上已不复存在,但个别地方尝试加以恢复,已证明对培养党员干部的思想情操、工作作风均不无裨益。与此同时,联系群众的制度还有待健全,特别是要下决心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使相关制度流于形式的问题。让重视并善于做群众工作的党员干部得到更好培养使用,尤需要制度保障和制度导引。
  共产党人没有锦囊妙计,也没有三头六臂。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也好,解决人民内部矛盾也好,最终都要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一言以蔽之,党的全部执政活动,党完成肩负的历史使命,都离不开群众路线这个永不过时的重要法宝,离不开坚持和发扬群众路线这个伟大的传统。

点击分享此信息:
RSS Tags
返回网页顶部
http://www.sdgk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1038242号-5
(任何引用或转载本站内容及样式须注明版权)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