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练习(2.10)
36:犯罪的目的和动机是指行为人( )。
A:意图通过实施某种犯罪行为达到的某种危害结果B:通过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所希望达到的结果C:实现其内心愿望的起因D:行为追求的最终结果
答案: B
37: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有关精神病人具有的刑事责任能力,错误的是( )。
A: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不具有责任能力B: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犯罪应负刑事责任C: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应负刑事责任D:精神病人任何时候都不应负刑事责任
答案: D
38:我国刑法规定,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应理解为( )。
A:是犯罪不以犯罪论处B:是犯罪不以犯罪处罚C:不构成犯罪D:是缩小打击面的特殊策略
答案: C
39:有关刑法的时间效力范围,错误的说法是( )。
A:我国刑法在时间上的效力,始于生效日,终于废止日B:在溯及力问题上,我国刑法采取了从旧兼从轻的原则C:我国刑法在公布一段时间后再施行D:它与刑法的空间效力范围共同构成刑法的效力范围
答案: C
40:我国刑法对于空间效力的规定,采取的是( )。
A:属地原则B:属人原则C:保护原则D:以属地原则为主,兼采属人原则、保护原则和普遍原则
答案: D
点击分享此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