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110万老人全部实现“老有所养”
“通过‘银龄安康工程’,政府为我们投了‘老年人意外伤害组合保险’,这样的惠老工程多多益善。”家住芝罘区通世路72岁的徐英玉拿着保单高兴地说。徐玉英老人笑容的背后,是一个巨大获益群体——全市93万名60-80岁老年人有了专为他们量身定制的意外伤害险。
今年7月份,山东省烟台市老龄办与烟台人寿保险公司正式启动“银龄安康工程”,有效弥补了适合老年人特点、能够让老年人得到较多实惠的商业保险产品少的缺陷。截至目前,烟台市共有28.2万老年人投保,投保总额达304.3万元。
不仅仅是“银龄安康工程”。目前,“党政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下的烟台市老龄事业和产业正迈入新天地,养老保障水平大步提升。
市老龄办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底,烟台市60岁以上老年人共111.35万人,占总人口的17.09%,而且正以每年3%的速度递增。面对不断加快的老龄化趋势,近年来烟台市出台一系列养老、助老、惠老政策,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积极探索以居家养老为代表的新型养老方式,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不断完善。
在推进养老服务业发展的过程中,烟台市按照社会化、市场化、产业化的思路,基本建成以政府兴办的养老服务机构为示范、其他所有制形式的养老服务机构为骨干、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为依托、居家养老服务为基础的社会福利服务网络。目前,全市社会养老机构总数达64家,床位7025张。自2005年以来,省、市、县(市区)累计投入3.8亿元资金,圆满完成了乡镇敬老院改扩建三年规划,全市乡镇敬老院由122处增加到133处,总床位达到15478张,床位数为五保对象人数的108.4%。
此外,烟台市还大力落实多项养老、助老、惠老政策。截至目前,全市已有10个县市区实行了高龄老人生活补贴制度或津贴制度,覆盖率近80%,年发放补贴资金近2200万元,覆盖10万高龄老人。2008年,全市五保供养经费达到3706万元,发放贫困老人救助经费1100多万元,村居发放养老补贴5500多万元;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已覆盖100%的乡镇、98%的村,参保农民达到203万人,有21.3万老年人领取养老金;全市有70.1万农村老年人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方面,全市实际参保缴费职工达到78万人。5年以来,全市共投入2600多万元,新建老年活动室1367处。
下一步,烟台市老龄工作将以发展养老服务业为主线,对老年群体分类管理和服务。大力发展社会养老服务机构,增加各类养老服务机构的数量和集中收养人员的数量,在“养”上下功夫;加快发展老年医疗卫生服务,落实城乡老年人就医优惠政策,在“医”上下功夫;发挥老年人作用,开发培育老年产品市场,在“为”上下功夫;进一步加强村居“老年人之家”建设,丰富广大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在“学”和“乐”上下功夫。
相关文章
相关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