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计划生育使山东省发生根本性转变
本报9月30日电 新中国建立六十年来,中国人口大省之一的山东少出生的人数达五千万之众。据山东省人口计生委副主任杨心胜介绍,人口控制和计划生育使山东省的人口再生产类型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六十年的时间里,山东人口再生产类型发生了由高出生、高死亡、低增长,到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再到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转变。
数据显示,一九四九年山东户籍人口出生率为千分之二十八点一,死亡率为千分之十二点二,自然增长率为千分之十五点九;二00八年,山东户籍人口出生率为千分之十一点二五,死亡率为千分之六点一六,自然增长率为千分之五点零九。“我们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完成了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几百年走过的道路”,杨心胜说。
据介绍,山东省人均预期寿命已经由一九四九年的三十五岁,增加到二00七年的七十五点零二岁,人均寿命增长了四十年。人均受教育年限也由一九四九年的零点五年,增长到二00七年的八点二五年,国民身体素质和文化素质都明显提高。除此之外,山东民众的婚育观和生育愿望,也从过去的“多子多福”等传统观念向少生优生转变。育龄妇女平均一生生育孩子数,由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的五点四三,下降到目前的一点六五。截至目前,全省独生子女家庭超过七百六十多万个。
山东省社科院人口研究所就人口有效控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所做的调查显示,人口控制对全省GDP贡献在五分之一以上。二00七年,山东省GDP总量超过二万五千八百亿元人民币,如果不实施人口控制,可能实现的GDP总量不到二万亿元,比现有总量少百分之二十二以上。调查分析认为,山东实施人口控制对人均GDP的贡献接近一半,对全省固定资产存量的贡献份额约为三分之一,对劳动生产率的贡献份额为百分之三十七。以全省累计少出生五千多万人口计算,节约社会抚养费二万多亿元,相当于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山东省财政收入总和的近二倍。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对山东经济发展的总贡献率接近百分之三十二,人口有效控制提高了民众生活水平。二00七年,山东人均耕地为一点零一亩,如果不实行计划生育,人均耕地只有零点六六亩;二00七年,人均粮食为四百三十八公斤多,如果增加五千万人口,人均粮食仅为二百八十五公斤;山东省人均淡水资源量只有三百二十三立方米,如果增加五千万人口,人均水资源量只有二百一十多立方米。
控制人口过快增长不仅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还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一是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推动了义务教育的普及;二是提高了医疗卫生资源人均占有水平,有效改善了全省人口拥有卫生资源状况;三是提高了交通资源人均占有水平;四是减轻了就业压力,提高了社会保障水平。由此看来,多五千万人和少五千万人在各个方面的收效完全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