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地方站: 临沂 日照 潍坊 烟台 东营 枣庄 青岛 济南 更多
您的当前位置:山东公务员考试网 >> 行测资料 >> 判断

免职局长为何能签署调令

发布:2009-09-17 09:19:53 字号: | | 我要提问我要提问

本报918日电,河北武安市教育局局长冯云生在被突然免职后,并没有选择安静离开,而是漏夜赶工,签署了数百封调令,突击将数百名农村教师调入市区,导致一些市区学校人满为患、一些乡镇学校则去楼空……

 

蹊跷之行,必有缘由。难道“冯前局长”对农村教师有特殊感情?目前来看,“感情”有多深不得而知,“特殊”则是板上钉钉:据披露,当地教师从农村调到市里,早已明码标价,多则5万元,少则3万元。原来是突然被免,收了钱不办事怕交代不了,被迫出此绝招。

 

如今一些地方官场,人事安排的突击现象并不少见——山西侯马市公安局未向上级汇报,擅自突击调整提拔干部92名;河南商丘市区委书记换届前违反程序,突击提拔调整94名干部……而其中与武安前冯局颇具异曲同工之妙的,当数秦皇岛市青龙县前县委书记高东辉,此君在得知上级酝酿免去自己职务的次日,主持召开县委常委会,以诸侯王的架势闪电提拔和调整了283名干部。

 

当然,此类德行一旦暴露,多数没有好果子吃。整肃吏治,一条重要的原则就是提高贪官的赌博成本,让弄权豪赌者得不偿失、血本无归。绝不可仅仅按下“Ctrl+Z”(恢复)键:被突击安排者,发回原籍;肇事官员,严重警告、下不为例。而必须抛开面子、撕破情面,买官买职位者也罢,卖官买职位者也罢,都要保质保量地严肃处理,切不可糊弄媒体和舆论。如是,方可以儆效尤。

 

同时,经验也告诉我们,极端个案背后,一定还存在某种小气候,也很可能还有颇多同类事件,或因擅权者略显节制而未被关注,或因得较好而未见诸媒体。因此,对此类事件如果止于个案处理,而未能进行病因性、制度性审视和诊治,效果恐难令人满意。

 

笼统而言,突击安排背后,暴露出一些擅权者的专断和张狂;而具体到被免职教育局长被酝酿免职县委书记的疯狂举动,其间更闪烁着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畸形魅影——怀着对即将失去的权力的百般留恋,这种怅然将失的恐惧感很容易激发出一些人心底原本压抑的权力恣肆欲。在他们看来,自己退居二线,无官一身轻,出了事无官可罢、无职可免,党纪国法拿我没办法;或是异地高升,反正老子马上拍屁股走人,我走后哪管他洪水滔天!一些官员权力观的病入膏肓,不得不引起我们的警惕。

 

更值得警惕的是,何以一个已被免职的前教育局长(理论上说他签署的调令已无行政效力),竟能在现实中调动这么多人事关系?其余威何以能余音袅袅、绕梁不绝?这一极端案例的出现,让我们看到一些地方大于制度、人情大于法律的畸形官场生态。再纵观上述几宗突击安排事件,无不是由某一两个官员圈定、拍板并得到贯彻执行,干部选拔、人才调动的民主程序、组织程序完全被弃之一旁,形同虚设。很显然,只要权力不告别这个无拘无束、无所顾忌的自由王国,权力突击寻租的告别演出仍将不断上演。

 

 


点击分享此信息:
相关文章相关文章
相关问题相关问题
RSS Tags
返回网页顶部
http://www.sdgk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1038242号-5
(任何引用或转载本站内容及样式须注明版权)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