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析09年3月山东省公务员考试申论
难度大这个可能只要参加了国家公务员的考生就知道申论材料的主题多而杂的难度。山东这次也是多个主题。关键是这次的考试体现了新意:第一是考查的问题“新”。关注新闻的考生知道08年我们发生了很多的群体性事件,比如重庆出租车集体罢工,湖北国税局集体上访,西藏和新疆在奥运期间的群体性的打砸抢事件等等。因此,新就新在它今年考查的现实问题是当前我国社会最为尖锐、最富挑战性的现实问题,即群体性事件。这一问题涉及社会稳定,被某些西方媒体称之为“骚乱”,是一般申论试题不敢碰的问题。但这一问题无疑是我国当前社会最为棘手、需要妥善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山东秉承申论命题的宗旨,敢为天下先,选择了这个问题,比较富有新意。其实,如果你认真阅读2008年的某些资料,就会发现,“群体性事件”不仅位居全年文章数量的第一位,而且遥遥领先,可见问题的严重性与解决问题的迫切性,那么山东选择这一问题命题,就不足为怪了。
大家都知道,我们每年申论题目不是概括题就是原因分析题,还有对策题,还有最后一篇论述文,万变不离其宗。但是今年的山东申论试题,又出现诸多新题型:题目中的第一题不再是让我们概括主要内容了,而是概括“主要特征”。比较分析。该试卷第一题:“重庆出租车罢运”、“瓮weng安事件”(6.28日贵州瓮安县群体打砸抢烧)成为社会舆论的热点话题。请分析“给定资料”提供的这两个典型案例,指出其主要矛盾冲突的差异……”。该题要求分析“两个典型案例”,“指出其主要矛盾冲突的差异”,实际上就是对这两个典型案例的主要矛盾进行比较分析。对两个事物进行比较分析,在申论试题中比较少见,应引起重视。
以前的原因和对策很难单独出题,因为一般在最后那篇论述文章中就能显示原因和对策的考查,但是这次09年山东公务员考试申论出现了单独的对“原因”、“对策”的个性化考查。前些年的申论试题,往往对资料反映的核心问题作笼统的考查。而本次申论考试,关于“原因”“对策”的试题则明显体现“个性化”特征。如第二题:“请联系“给定资料”提供的云南丽江“玉湖水利群体事件”案例,反思为什么经济发展了,一些地方非理性群体事件仍会不断发生?“玉湖水利群体事件”妥善处置给我们处理复杂问题哪些启示?很明显,这里第一问是要求联系“玉湖水利群体事件”,思考“非理性群体事件”发生的原因,其本质是从个性原因出发,引申一般性原因,是一种新的、“个性化”的考查方式。第二问要求回答“玉湖水利群体事件”的处置对处理复杂问题的启示,实质是从个性问题的对策引申出一般性问题的对策,亦是一种关于对策的比较个性化的考查方式。再如第四题:从“给定资料”看出,在社会转型期对出现的问题如果处理方法不当,就容易出现“涟漪效应”,即小的局部性的事件溶化成为大的群体性事件,简单问题引发复杂的矛盾冲突。如果你是一名公务员,就“如何避免‘小事搞大’”的问题,谈谈你有哪些锦囊妙计?在该题中,要求就“如何避免‘小事搞大’”的问题,谈谈自己的“锦囊妙计”,实际是要求对这一“个性化”问题提出对策,无疑是对对策的个性化考查。
公务员考核的申论是公文文体的一种,因此以前的申论体现的是八股文的格式和规范的语言风格,那么现在我们的任何考试都更加注重考查实用性了。毕竟我们考上公务员还是要做事,要适应工作的。因此考查理论政策和思想方法、工作方法也是我们公务员考试的一个侧重点了。比如该试卷第三题:请根据“给定资料5”简述当前处理复杂问题应当掌握的原则和主要方法。这里的“原则”和“主要方法”,是指我党一贯的、不断发展的处理复杂问题的理论政策和思想方法、工作方法。该题型是对“国策”考查的深化和细化,更具有“新意”。
此前,如2007年国家申论试题,要求以“命脉”为题,写作一篇关于土地问题的文章,2008年国家申论试题要求以“人与自然”为题写文章,2009年国家申论试题要求紧密结合胡锦涛视察农村写一篇“视野开阔、见解深刻的文章”,都是要求写作论说性文章。写作论说性议论文,已成为申论考试的一个重要题型和新的趋势,务请考生不可掉以轻心。
目前申论考试中的议论文写作有两种基本题型:一为对策性议论文;一为论说性议论文。最近二、三年,国家及各地的申论考试均加强了对论说性议论文写作的考查。本次山东申论试题第五题,要求以“真心、真情、真话”为题写作一篇文章。这是一个开放性的、内涵比较丰富的题目。
总之,山东的公考为我们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创新的基础,难和新的特点是我们预测09年地方公务员考试和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的一个指南针。
更多详情,请登录山东公务员考试网 www.sdgkw.org
